近年來,環保產業的邏輯發生了根本性轉變。

產業競爭不再是單一項目、單一元素(水、氣、固廢、資源循環)的比拼,而是投資、建設、技術創新能力和長期運營能力的綜合較量。


國央企橫掃百億水處理項目“中鐵系加碼綠色生態賽道 

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深入實施和美麗中國戰略的持續推進,那些能夠提供系統性解決方案、具備長期運營能力和資本實力的生態型組織將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在這一背景下,《環保水圈》注意到,近兩年行業的重大典型事件背后,基本上都是一批具備強大資本實力和資源整合能力的國央企在布局,們的市場份額正在持續過大。

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兩個季度近700億的水處理項目,絕大部分由中字頭拿下,如中鐵十八局、中鐵二十二局、中建三局等,第三季度68個億級水處理項目,超七成中標單位為國央企。

來到2025年,10億級項目中,國央企依舊為主力。如:今年5月,63億唐山水網改善提升項目由中國鐵工投資、中鐵十局、中鐵水務等聯合體中標;今年4月,16億玉田全域地表水配置項目由中國鐵工投資、中鐵城建、中鐵水務等聯合體中標等等等。

在這些頻繁中標重大環保項目的國央企中,中國鐵工投資是具備代表性的企業之一其龐大的投資體量、全鏈條的業務模式以及深遠的產業布局,不僅體現了國央企加碼生態環境領域的決心,更預示著中國生態環保領域的發展邏輯與競爭格局正在被深刻重塑。 

據悉,中國鐵工投資是世界500強企業--中國中鐵全資子公司,自誕生之初便承載著中國中鐵轉型升級、開拓第二曲線的戰略重任。并非傳統的工程商或設備供應商,而是能夠提供“投資、建設、運營”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系統服務的生態型組織,通過巨大的資本投入和模式創新,將分散的生態環境項目整合為系統性的環境價值提升方案,從而在實現環境效益的同時,創造出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img class="rich_pages wxw-img" data-imgfileid="100176628" data-ratio="0.563855421686747" data-src="https://mmbiz.q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