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廣網北京9月19日消息:“當前,我國城市發展正從大規模增量擴張階段轉向存量提質增效為主的階段,需要通過大力實施城市更新,推動城市結構優化和功能完善。”9月19日,在商務部舉行的“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擴圍升級”專題新聞發布會上,住房城鄉建設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副司長張雁如是說。
全國累計開工改造老舊小區30萬個
張雁表示,近年來,住房城鄉建設部指導各地扎實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完整社區建設,努力建設讓群眾滿意的“好社區”。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方面,截至目前,全國累計開工改造老舊小區30萬個,惠及居民5100萬戶,在這個過程中,住房城鄉建設部指導各地增設養老、托育、助餐、便民市場等各類社區服務設施7.96萬個,增設停車位400萬個、電動自行車充電樁93萬個,新增文化休閑、體育健身場地3200多萬平方米。
完整社區建設方面,住房城鄉建設部在全國106個社區開展完整社區建設試點工作,以“一老一小”為重點,從社區服務設施、宜居環境、智能化服務、治理機制等方面探索創新。在試點工作中,住房城鄉建設部與商務部建立協同工作機制,整合有關資源、資金和力量,采取體檢先行的工作方法,高效推進完整社區建設形成了一批好經驗、好做法。
截至目前,106個完整社區建設試點社區共建設改造老年服務站、社區食堂、托兒所等各類公共服務設施2000多個,新增停車位2.62萬個,惠及居民108.85萬人。此外,浙江、重慶、湖北、湖南等18個省份擴大了試點范圍,打造3000多個完整社區建設樣板,改善了人居環境,大幅提升了居住品質。
以完善城市更新機制破題老舊社區便民生活圈建設
張雁表示,破解老舊社區建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難題的關鍵在于城市更新的實施機制,要創新完善以需求為導向、以項目為牽引的城市更新體制機制。
一是做“體檢”,找準問題短板。去年以來,住房城鄉建設部指導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開展城市體檢工作,將小區、社區、街區列為體檢維度,今年又擴展到部分縣級市。通過社區體檢,摸清既有社區特別是老舊社區現狀底數,找準各類設施缺口和服務短板,同時廣泛聽取居民群眾的訴求和意見建議,建立問題臺賬,形成整治清單,為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提供有力支撐。
二是編規劃,確定解決方案。今年,住房城鄉建設部印發了《城市更新規劃編制導則》和工作手冊,將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納入規劃編制,指導各地科學編制城市更新專項規劃,在建立完善“專項規劃—片區策劃—項目實施方案”的規劃實施體系中,落實落細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要求。比如在片區策劃中,提出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內養老、托育、教育、醫療、文化、商業等各類服務設施的數量、面積、分布和服務內容等;在項目實施方案中,進一步明確各類設施項目的更新方式、設計方案、資金測算和運營模式等。
三是抓項目,打通實施路徑。在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中,將零散小區整合成片區統籌推進改造,整合小區內外的存量資源,配建便民生活圈中最急需的“一老一小”服務設施。在完整社區建設項目中,通過補建、購置、置換、租賃、改造等方式,推動補齊養老、托育、停車、充電等設施短板。同時,結合老舊街區、老舊廠區更新改造,把騰退出的空間資源優先用于建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所需的公共服務設施,加強服務設施共建共享,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
四是推經驗,完善政策機制。近幾年,住房城鄉建設部系統總結提煉各地好經驗、好做法,印發了多批次的《城市更新典型案例集》《完整社區建設案例集》《城市兒童友好空間建設可復制經驗清單》,引導各地學習借鑒先進經驗,探索建立適應既有社區更新改造的體制機制、方法模式和政策標準。
張雁表示,住房城鄉建設部將結合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積極配合商務部推動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擴圍升級工作,多措并舉、持續推進,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夠享受到精準化、精細化服務。
2025第十二屆中國(成都)國際管網展覽會將于11月26-28日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隆重召開!作為一場集展示、交流、合作于一體的行業盛會,成都管網展將為全行業帶來新的商機和合作機會。屆時,我們將竭誠為您提供周到細致的服務,確保您參展、參會、參觀的每一個環節都能夠獲得滿意的體驗和收獲。
讓我們一同開啟管網領域的新征程,共同譜寫成功的商業篇章!期待您的蒞臨!活動咨詢與報名方式:聯系電話:徐斌:17736718270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世紀城路19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