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5350億元中央資金(含8000億元“兩重”建設項目資金與7350億元中央預算內投資)已全部下達完畢。這筆資金不僅覆蓋生態(tài)修復、交通基建、農業(yè)、教育等多個領域,更以“雙輪驅動、區(qū)域差異化、智慧化標配”三大特征,為城市發(fā)展與民生改善注入強勁動力,其中地下管網作為城市“生命線”,成為資金支持的核心領域之一。
01 1.535萬億資金:“硬基建”與“軟機制”雙輪發(fā)力
(一)8000億“兩重”建設:覆蓋1459個項目,兼顧“建”與“改”
硬投資:聚焦長江流域生態(tài)修復、西部陸海新通道、高標準農田、重大水利工程、城市地下管網、“三北”工程等實體項目,其中城市地下管網改造獲超14萬公里指標,成為基建核心。
軟建設:推出系列改革創(chuàng)新舉措,包括優(yōu)化長江沿線鐵路投融資模式、建立城市地下管網運維機制、完善國家物流樞紐布局、探索“風電光伏+治沙”新模式等,以機制創(chuàng)新推動項目落地。
(二)7350億中央預算內投資:覆蓋八大領域,強化民生與安全
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排水防澇能力提升、污水提質增效;
城鄉(xiāng)供水一體化、供熱與燃氣管網改造及智慧化升級等。
這些項目既著眼于補齊基礎設施短板,也注重通過智慧化技術提升運行效率。
02 地下管網資金支持:區(qū)域差異顯著,西藏可獲全額補助
地下管網作為資金傾斜的重點領域,其支持比例按區(qū)域、項目類型精準劃分,體現(xiàn)“因地制宜”原則:
此外,超長期國債對地下管網的補助比例與中央預算內投資基本一致,具體可咨詢地方發(fā)改委。
03 地方落地案例:多省份推進管網改造,聚焦民生痛點
全國31個省(區(qū)、市)已陸續(xù)發(fā)布地下管網相關項目及資金政策,部分省份進展如下:
云南:“十四五”以來累計爭取資金402.21億元,支持577個項目,當前50個地下管網項目獲國家支持,重點解決燃氣、排水、供水管網老化、內澇、漏損等問題。
廣西:2025年獲中央預算內基建提前批資金29.12億元,其中6.46億元專項用于城市地下管網建設,聚焦防洪排澇管網更新,提升暴雨災害應對能力。
內蒙古:獲中央城市管網及污水處理補助資金7500萬元,專項支持城市更新行動,要求資金于2025年8月20日前落實到具體項目并加速實施。
陜西:省級重點項目中616個涉及地下管網,總投資達2.87萬億元,重點投向燃氣、雨污水管道老化改造。
04 資金申報指南:持續(xù)支持下的關鍵注意事項
盡管2025年“兩重”及中央預算內投資已下達,但地下管網作為持續(xù)性投資領域,來年仍有資金支持機會。申報需注意:
項目納入方案:需納入地方《城市地下管網及設施建設改造實施方案》,未來5年擬實施項目需全部納入,這是獲取中央資金的重要依據。
開工條件優(yōu)先:優(yōu)先支持已開工或年內可開工項目,資金不得用于主干道、綜合管廊等與小區(qū)無關的基建。
投資規(guī)模要求:單個項目申請資金不低于500萬元(建議3000-5000萬元),鼓勵統(tǒng)籌謀劃同類項目,避免“小而散”。
手續(xù)齊全:需按大綱編寫資金申請報告,配備可研批復、前期手續(xù)證明、地方建設資金到位承諾等材料。
小結
此次1.535萬億元中央資金的落地,既是對城市基礎設施短板的精準補齊,也是對區(qū)域協(xié)調發(fā)展、智慧化治理的前瞻布局。隨著地下管網等“生命線”工程的推進,城市安全韌性與民生福祉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城市更新作為推動城市高質量發(fā)展的重要舉措,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蘊藏著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腿f億市場空間。地方政府、國有企業(yè)、城投公司及金融機構的相關人員,需深入領會城市更新的政策內涵,把握更新領域的發(fā)展機遇,合理運用資金支持,嚴格把控項目評審要點,共同推動城市更新項目的順利實施,為城市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品質的提升貢獻力量。
在此背景下,如何精準把握城市更新的市場機遇,探索科學合理的城市更新實施路徑,并創(chuàng)新投融資模式以保障項目順利落地,已成為各級政府、企業(yè)及金融機構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2025第十二屆中國(成都)國際管網展覽會將于11月26-28日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隆重召開!作為一場集展示、交流、合作于一體的行業(yè)盛會,成都管網展將為全行業(yè)帶來新的商機和合作機會。屆時,我們將竭誠為您提供周到細致的服務,確保您參展、參會、參觀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能夠獲得滿意的體驗和收獲。
讓我們一同開啟管網領域的新征程,共同譜寫成功的商業(yè)篇章!期待您的蒞臨!活動咨詢與報名方式:聯(lián)系電話:徐斌:17736718270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qū)世紀城路198號